为进一步完善博士招生选拔评价体系,拓宽学术学位博士生源渠道,吸引优秀创新人才,提高博士研究生招生、培养质量,我校2025年5月制定并印发《云南中医药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办法》(云中校研字﹝2025﹞10号),现根据文件要求,就首次开展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通知如下:
我校2023级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均可申请中医学、中药学硕博连读。
二、招生导师
经2025年9月12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,2026年硕博连读研究生招生导师名单(排名不分先后),详见下表:
序号 |
招生学科 |
导师姓名 |
职称 |
专业代码-专业方向 |
1 |
中医学 |
秦冬冬 |
教授 |
100502-中医临床基础 |
2 |
中医学 |
李兆福 |
教授 |
100502-中医临床基础 |
3 |
中医学 |
孙瑞芬 |
教授 |
100502-中医临床基础 |
4 |
中医学 |
温伟波 |
教授 |
100506-中医内科学 |
5 |
中医学 |
左政 |
教授 |
100512-针灸推拿学 |
6 |
中药学 |
丁中涛 |
教授 |
100800-中药化学 |
7 |
中药学 |
解宇环 |
教授 |
100800-临床中药学 |
8 |
中药学 |
李艳平 |
教授 |
100800-中药药理学 |
9 |
中药学 |
马云淑 |
教授 |
100800-中药药剂学 |
每位博士生导师最多只能招收1名硕博连读研究生,并占用导师2026年博士生招生名额(未完成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名额,将用于该导师2026年“申请-考核制”博士招收)。
中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所在学院为第一临床医学院,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所在学院为中药学院。
三、申请条件
(一)身心健康,遵纪守法,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识素养,无任何学术不端行为,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。
(二)基础理论扎实,已完成全部课程学习且成绩优秀,要求单科成绩不低于70分,全部课程总平均成绩在80分及以上(按百分制);按规定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活动;已取得英语四级合格证(或成绩证明425分以上)。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,具备继续培养、深造的素质和潜力;
(三)硕士阶段学位论文已取得一定进展,课题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,并有可能取得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。
(四)硕士生导师同意推荐,博士生导师同意接收。
四、工作流程
(一)由硕士生本人提出申请,经硕士生导师推荐,填写《硕博连读申请表》(附件)。
(二)申请人所在学院对该生的学习成绩、科研情况等进行审核,符合申请条件者,由招生学科所在学院组织专家组(由3名正高职称者组成),就申请人是否具有硕博连读的能力和条件进行考核(可采取材料评审或组织答辩等形式)。
申请人与其申请博导招生学科不在同一学院的,申请人所在学院负责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核对,加盖公章确认后,将申请材料统一交由招生学科所在学院进行资格审核。
(三)招生学科所在学院将通过专家组考核的申请人资料汇总后,提交研究生处审核,名单公示5个工作日,无异议者,即取得硕博连读报名资格。
(四)获得硕博连读报名资格的硕士生,按照学校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,参加博士研究生报名和资格审核。符合录取要求,经批准录取为博士研究生,进入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。
四、申请材料
(一)申请人材料包括:
1.《硕博连读申请表》(附件),须有导师、专家组、学院的审核意见、并盖公章;
2.申请人硕士阶段《培养计划》(复印件);
3.硕士阶段成绩单(复印件);外语成绩证明(复印件);
4.发表论文期刊封面、目录、论文全文(复印件);
5.承担科研项目(复印件);
6.获奖证书(复印件);
7.其他相关材料(复印件)。
(二)材料要求:
以上材料均要求A4规格,并按顺序装订一本,提交1式1份。各学院需对申请人相关材料原件进行核对,在其复印件上签上核对人姓名,并加盖公章确认。材料报送以学院为单位,不接收个人申请材料。未按要求提交材料者,将不予受理。
五、时间安排
(一)9月18日前,申请人填写并提交《硕博连读申请表》,联系硕士导师、博士导师出具意见,并向申请人所在学院提交申请。
(二)9月24日前,申请人所在学院完成对申请材料真实性的审核,加盖公章后交至招生学科所在学院。
(三)9月26日前,各招生学科所在学院组织专家组完成对申请人的资格考核,并将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材料汇总后交研究生处。
(五)9月28日左右,研究生处完成对申请人材料的复核并汇总,对获硕博连读资格人员名单公示5个工作日后,报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。
六、其它
(一)获得硕博资格的硕士生,在办理博士生入学手续之前,一般应继续在硕士生导师指导下从事科研工作。如征得硕、博导师双方同意并学院批准,可提前至博士生导师处参加科研工作。若违反校纪校规,或未能完成硕士期间规定的科研工作,将被取消硕博连读的资格。
(二)获得硕博资格,并被录取为博士生的研究生,不再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,也不用办理硕士毕业和学位申请手续。
附件:硕博连读申请表.doc
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
【收藏此页】【打印】